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05-1317

四美具而炉火青——刘向前雕刻艺术展走笔

时间:2017-08-03     编辑:河南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浏览:1541

四美具而炉火青——刘向前雕刻艺术展走笔

1.jpg

    古雅的竹雕、精微的核雕、温润的玉雕、精致的木雕。

    5月29日下午1点半,东阳中国古建城三分堂艺廊内,“炉火纯青·入目三分——刘向前雕刻艺术展”伴着如注大雨揭幕。

    这是一位甘于寂寞的“守艺人”,对于这场展事他并未呼朋引伴,甚至省略了开展仪式,但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我市第一场个人综合雕艺专展,涉及木、竹、核、玉四大雕刻领域,每项雕技都被玩得风生水起。

    “在收藏界,传统雕艺主要涉及木竹牙角四大类材料,象牙、犀角是以摧残动物为手段满足人类的爱美之心,所以被我排斥。”拥有悲悯情怀的刘向前,选择了果核、玉石,拓展雕刻领域。

    养眼,养心。这是观展者几乎如出一辙的印象,30来件展品此前“秘不示人”,此番亮相,确实让人大饱眼福。“过去东阳木雕被评价为‘雕虫小技’。我想,我的雕技才是雕虫小技,玩的都是毫末功夫。”面对好评,出生于1975年的刘向前很是腼腆,“炉火纯青,这不是评价我的技艺水平,而是阐明我的追求目标。”他把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小火炉”,就是想持续冶炼自己的雕艺。

2.png

《瘦骨罗汉》

传统中融入生活意趣

    气质高古的香炉,雅致可人的香薰。前者为文人案头之物,后者为女子闺阁必备。在刘向前的雕刀下,两者均造型精美,意境优美。“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室外雨声潺潺,室内香雾缭绕,人生的安闲与惬意,在这赏器观悟的一刻,缥缈萦绕……

    把普通的一截竹子,演变为生活器用,正是刘向前践行“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现念的尝试。这一理念,被喻为于晚明浮华与颓败中开出的花朵。但在刘向前刀下诞生的这些长物,多了一份纯净与真实。经典的纹饰,在流畅而劲挺的起线雕刻技法演绎下,格外清雅。

    竹雕,是刘向前接触最早的雕刻艺术。而且,他的竹雕起点颇高,学艺时不是走文人雕刻的路线,而是跟着老师傅,老老实实地雕竹器上的装饰部件。普通的提盒上,寥寥几笔浅浮雕花草,顿时让盒子跳出了俗制,变得清新文雅。出于对这种生活化审美的喜爱,他在出道后始终秉持“艺术为生活所用”的宗旨,坚持雕刻为生活服务。

    但他的艺术竹雕,才是刀无虚发。“纯粹观赏性的竹雕更考验造型功力,对竹料的布局、取舍一刀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一尊已被养护成古铜色的《瘦骨罗汉》,通体瘦骨嶙峋,却令人油然而生崇敬感。答案就在于罗汉的表情。“一般人瘦到这个地步,都是神情萎靡。但作为佛界尊者,罗汉依然保持着淡定、坚毅。”温和恬静的目光,不动声色的五官,让观赏者仿佛也超然物外。为完成这尊罗汉,刘向前差不多报废了9个半成品。因为。竹节上的膈片极难处理,刀法稍重就会雕空。后来,刘向前把竹节设计成罗汉的裤腰,重新调整了人物重心,避开了容易造成“空鼓”的险区,才有了这尊铜筋铁骨的罗汉。

    因为雕多了宗教题材,刘向前的一些竹雕艺术品带上了佛教造像的痕迹。《对牛弹琴》的高士,不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而是虬须满面的罗汉,带着异域色彩。弹琴的姿势也是充满张力,弹琴者隆起的肌肉,明显借鉴了西方雕塑艺术,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琴尾趴着的两只小蜗牛让人莞尔——原来,蜗牛也是“牛”啊!对此,刘向前的解读是:“对牛弹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但如果按字面意义与成语出处设计雕刻,难有新意。”所以,从生活出发,他让蜗牛爬上了古琴,使得这一古老的题材充满生活意趣。

3.jpg

爱创新更爱引领潮流

    在木雕之都长大的刘向前,却是东阳核雕的引领者与非遗传承人。至今,他从事核雕创作已有15年。也是这项雕刻艺术,让他感知了“毫末功夫”的艰难与乐趣。

    大约是2001年,北京一位朋友找到刘向前,请他制作一枚核雕艺术品。一枚小小的果核,居然身价过万,这让他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朋友同时带来了北京与苏州的核雕供他参考,“北京与苏州的核雕虽然历史悠久,但技法与题材都比较单调,像人物题材多为罗汉,而且只能雕刻脸部。”第一次尝试,刘向前使出了东阳木雕的十八般武艺,罗汉不仅有头有躯干,而且有背景,层次丰富,造型生动,令朋友大喜过望。随后15年中,他不断到北京、苏州等地汲取各地核雕长处,同时传播东阳木雕技艺。在他的带动下,东阳衍生出数百人的核雕创作群体,打响了东阳核雕品牌。目前,东阳核雕技艺水准已稳居中国核雕界头把交椅,刘向前本人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北京潘家园等古玩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展厅里,一串橄榄核雕的“十八罗汉”项链,被刘向前视为当下的“代表作”,一枚核雕就浓缩了一位罗汉的传说。《罗汉朝佛》《八锤大闹朱仙镇》等,更是嫁接了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立体清晰”的艺术特色,在极浅的雕刻厚度上,达成了深浮雕的立体效果。

    在此基础上,刘向前“刀锋突转”,转向了玉石雕刻,南红、绿松石、寿山石,都成了他的用武之地。这些玉石体量小巧,或只在方寸之间,至多不过盈掌。“东阳木雕技法之丰富,使它在各种材质上都是游刃有余。”刘向前说,珍稀玉石多不规则,外地玉雕师通常把玉石加工成规整的形状,再按俏色设计雕刻;“东阳木雕却可以做到随形雕刻,散点构图法使雕刻师不拘玉石的形状、色彩,可以随心所欲。”不仅如此,因为握有东阳木雕的利器,刘向前甚至可以“变废为宝”。一尊南红笔架《松竹梅》,原是被人雕坏的废品,刘向前从朋友手中低价转让后,重新设计,运用镂空雕技法,“剜”去瑕疵,结合俏色,雕成松竹梅,令朋友连连称奇。“东阳玉雕还在起步阶段,希望过个三年五载,它也像核雕一样后来居上。”刘向前说,在经济低迷的当下,东阳木雕陷入低谷,但核雕、玉雕等文玩在市场上依然走俏,“我们应该凭借东阳木雕技艺,拓展雕刻领域,不再局限于木雕,这样才能渡过危机。”

4.jpg

不浮华只想潜心守艺

    这位从虎鹿镇白溪村走出的年轻艺术家,15岁就进入东阳竹编工艺厂,跟随舅舅学习竹雕。“那时的竹雕,绝对是配角啊!至多是跑龙套。”当同龄人都挤破脑袋想转去学木雕时,他却痴痴地呆在车间里又画又雕,下班后又在宿舍里练到近半夜。星期天,大家都休息了,他一个人泡在车间里,雕刻古老的经典图案,从不厌倦。后来到广东台资企业从事木雕,擅长修光的他对各种人物、花鸟的形态拿捏得恰到好处,于是被老板派去日本修复木雕。本来说好只呆1个月,最后日方竟要求他长期留下。他谢绝了这份高薪邀请,回国继续“修炼”。

    “1998年结束打工生涯后,我曾经几个月时间把自己关在屋里创作竹雕,从未考虑作品能否卖掉。”投入创作、精益求精的结果是,他一“出关”,作品就脱销。于是开始招聘人手,如今,他的工作室已有员工50余人。

    “其实我的手艺不算好,员工中比我好的大有人在。”很难说刘向前这话不是大实话,“员工天天在车间里雕刻,技艺肯定会长进。而我还要考察市场、设计产品、学习进修,难免怠慢了手艺。”从来未参加任何评奖、任何大师评选的他,对“大师”的称号敬而远之,“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大师,否则作品难有进步;要用学无止境的精神,不断提升技艺。”除了自己学习,这几年,他还每年组织员工培训,基本上每月开课一次。在他看来,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工作室的整体雕刻技艺水平才会提升。甚至他还对员工强调:“现在我提供给你们平台,等你们学会了技艺,让自己强大到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我支持你们自立门户。”但是,他真诚地告诫员工——当好手艺人,更要当好“守艺人”。技艺是谋生的工具,更是强壮内心的能量。“每个手艺人都该遵从内心,随心而不逾矩,遵守工匠的职业准则,它比今天流行的工匠精神更重要。一个连工匠都做不好的人,又从何谈起工匠精神呢?”

刘向前作品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鍏紬鍙蜂簩缁寸爜.jpg

想要了解更多文玩知识请关注百匠诀

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内容包括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
百匠诀为文玩玩家提供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服务
公司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滨河南路安乐派出所北100米百匠诀会所 邮政编码:471000
客服电话:17300618886 抢购热线:400-805-1317
Email:bjj@baijiangjue.com 客服QQ:602545443 豫ICP备17024733号
版权所有: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