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05-1317

东阳首届非遗论坛:今天我们如何保护非遗?

时间:2017-06-17     编辑:河南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浏览:1564

6月10日,全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遗产日非遗活动宣传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1.jpg

6月9日,东阳市首届非遗传承人论坛举行。论坛由东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东阳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东阳雄心营造技艺有限公司协办,设址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实训场。

2.jpg

东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指出,今年的遗产日主题体现了文化部提出的非遗保护工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支持非遗回归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是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导向。本次论坛以“活力非遗”为主题,旨在通过传承人的现身说法、专家学者的思路启发,让大家把握振兴传统工艺、弘扬传统文化的机遇,创新非遗保护工作。

卢宅营造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雄心营造技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雄心致欢迎辞。他认为,国家级工作站的设置竞争激烈,东阳能够获得文化部领导的信任,能够获得中央美院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阳近几年来非遗工作的卓有成效,还因为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独特,在全国具有非同凡响的典型意义。它融合了多个东阳非遗项目和多元非遗文化,重视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就是保护传承东阳丰富多彩的非遗母体与生活实践。

3.jpg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黄小明认为,非遗保护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合拍。因为非遗文化根本上是与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传承者应该在非遗产品里融入更加契合现代人审美的创新理念。

4.jpg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东阳竹编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何红兵介绍了通过与高校合作,在协助高校师生完成作品设计的同时传授东阳竹编技艺,传承人也借此分享了当代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实现了共享。他提出东阳应该积极申办中国竹文化节,提高东阳竹编的影响力。

5.jpg

东阳核雕传承人刘向前认为所有的非遗传承人都该端正心态、坚守初心,实现从“手艺人”向“传承人”的转变,摒弃排外竞争,实现抱团发展。同时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非遗产品结构,提供更多符合当下消费潮流的艺术品。

6.jpg

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秘书长、中国美院国艺城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佳提出,非遗传承人应该梳理好自己的产品结构,设计自主的产业链,通过整合技艺和生产结构,借力文化创意,引进风投机制,建构营销体系,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导师王昕提出了四大理念:生活装饰、文创造物、品牌宣传、艺术衍生。认为每个非遗项目都有其自身优势,传承人必须通过创新,找到它们与市场的契合点。


横店影视学院旅游与创意学院学长兼党总支书记徐铭畅谈了非遗产品与旅游营销的关系,指出搭好影视旅游顺风车,可以扩大非遗的影响面。同时告知大家,该院明年将开设非遗课程,助力非遗保护做好旅游经济学。

7.jpg

东阳籍古建规划设计专家赵一豪提出思路决定出路,并以“熊猫”和“母猪”的理论告诉传承人要善于转换换思路开拓市场;在做好创意设计上游工作的同时,注重品牌宣传,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品牌。

8.jpg

东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马景斌作总结性发言,强调非遗保护工作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主体和客体、精品和大众、品质和渠道的关系。即在传承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非遗产品的外在形式,融入当下生活;要认识到非遗保护中东阳百工是主体、艺术性是客体,突显非遗产品的实用性;要让非遗产品拥有精美的外观,能为大众所接受,避免叫好不叫座;注重非遗保护的生产性和科学性,提升品质,拓展渠道,如此才能让非遗为更多人所喜爱并自觉传承保护。


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内容包括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
百匠诀为文玩玩家提供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服务
公司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滨河南路安乐派出所北100米百匠诀会所 邮政编码:471000
客服电话:17300618886 抢购热线:400-805-1317
Email:bjj@baijiangjue.com 客服QQ:602545443 豫ICP备17024733号
版权所有: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