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老师,1956年出生,江苏省吴县人,1975年从艺橄榄核雕刻,198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1992年创建核雕工作室。30多年来,周建明老师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作品题材涉及人物、动物、风景园林、核舟等。多次参加全国性评比及重大艺术品博览会,并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金、银、铜奖多项。2004年获得“中国民间雕刻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获得苏州首届民间工艺家称号;2005年周建明的橄榄核雕艺术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审核为“中国知名品牌”。其艺术业绩被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多次报道。2005年3月,中央电视台摄制其核雕专题片在《每日财经》节目中播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我国,传统手工艺一直注重精巧雅致,微中见宏,方寸之间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种种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样的工艺巧作中,核雕艺术可谓独树一帜,被称为“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周建明老师,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会长,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潜心探究核雕近四十余年的他,在业界享受盛誉,被称为当今核雕界的领军者,为推动我国核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不忘初心,只为一份坚持和责任
1975年开始便从艺橄榄核雕的周建明,师从画家朱耕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州核雕行业面临凋敝,技艺传承出现危机,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的周建明放弃了进县级机关工作的机会,第一个大规模招收学徒培养核雕技艺传承人,至今传艺学员逾百人,同时不遗余力宣传推广核雕文化,开拓市场,奋力挽救和重振苏州核雕。在周建明的带领下,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并辐射到全国,目前以苏州舟山村为中心,全国核雕从业人员达1.5万人左右,仅舟山村年产值已逾3亿元,形成了产业化。周建明创立的核雕工作室,获评首批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成为苏州乃至全国核雕业内的一面旗帜,使传统核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技艺都从手工艺变成了机器工艺,但周建明却一直不忘初心,坚持“慢工出细活”的手工雕刻,“核雕是细工慢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只有一步一步地走出来,所以我一直会坚持一刀一刀地创造作品。”周建明表示。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周建明,四十余年来一直坚持手工雕刻,每年都在创作新的作品。天天如此。我觉得拿刻刀是一种享受,三天不拿刀就像缺了什么一样,心里难受。就是参加展会,也要带台灯、刀具,空的时候刻几刀。”周建明说。除了精巧的技术,在艺术上周建明也力求精进,除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核雕艺术家的雕刻技艺,周建明还总是不断学习钻研绘画技巧。他的作品线条清晰流畅,立体感强,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在尺不盈寸”的橄榄核上展现苏工“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被爱好者和媒体誉为“鬼斧神工”。
小小核里大乾坤
核雕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明代《核舟记》使苏州核雕技艺声名大噪。苏州的核雕产业主要集中在吴中区。在周建明看来,目前全国的核雕可分成多个流派。其中苏州是苏派,总体风格像工笔画,较为工整、细腻,也比较有民间特色;第二个流派是浙江东阳派,造型较为灵活,是最近七八年来在东阳木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流派是河北廊坊派,也有数千人在从业,风格较为粗犷; 第四类是山东潍坊派,他们主要制作桃核雕;五是沈阳的学院派,从业人员不多,主要是把素描方法搬到核雕上;六是广东的广州榄雕,历史较长,擅事镂雕,台北故宫博物馆院藏有清广州人陈祖章的核舟一枚。
四十余年的刻苦锤炼,周建明为国内核雕行业树立了标杆,为传播核雕文化、推动我国核雕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一次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项最高荣誉,真可谓是实至名归。
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内容包括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
百匠诀为文玩玩家提供核雕艺术,玉翠珠宝,文玩杂项,书画纂刻,紫砂陶瓷等服务
公司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滨河南路安乐派出所北100米百匠诀会所 邮政编码:471000
客服电话:17300618886 抢购热线:400-805-1317
Email:bjj@baijiangjue.com 客服QQ:602545443 豫ICP备17024733号
版权所有:百匠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